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團委:
2021年,按照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我們組織開展了“法治人社 志愿青春”千名青年仲裁員志愿者聯系萬家企業活動?;顒悠陂g,共組織1500多名青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為1.4萬多家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法律政策宣傳咨詢、勞動用工指導、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工作機制建設等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在提高企業自主預防化解勞動爭議能力、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市場主體、維護就業穩定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的精神,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工作要求,進一步引領帶動廣大青年仲裁員參與志愿服務,服務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群體更穩定就業,現就建立青年仲裁員志愿者聯系企業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通知如下。
一、推進志愿者隊伍建設。各?。ㄗ灾螀^、直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調解仲裁機構要通過廣泛動員、自愿申請,遴選政治素質高、專業功底好、服務意識強的專職青年仲裁員組成專項志愿者隊伍。要組織做好志愿者注冊工作,建立青年仲裁員志愿者名冊,加強志愿者培訓,組織開展經驗交流,不斷提高志愿者專業素質,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各?。ㄗ灾螀^、直轄市)團委青年志愿者工作機構要積極將青年仲裁員志愿者隊伍納入當地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體系,在志愿者管理、培訓、交流等方面給予支持。
二、建立聯系企業名冊。各地要指導仲裁員志愿者結合辦案實際,以勞動爭議易發多發的非公有制中小微企業為主,根據企業基本經營狀況、用工特點、服務需求等選擇確定聯系企業,可結合實際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較多的平臺企業、受疫情影響較為突出的困難企業傾斜。要制定聯系企業名冊,并根據企業情況和志愿服務開展情況進行動態更新。
三、拓展志愿服務內容。豐富服務內容,在原有普法講座、送法入企等基礎上,積極探索用工體檢、以案釋法、主題沙龍、網絡課堂、普法短視頻等服務項目,進一步暢通與聯系企業的溝通渠道,有針對性地補齊企業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律政策理解適用方面的短板,幫助企業梳理解決勞動用工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探索開展“一攬子”“菜單式”“點單式”等服務,鼓勵各地打造特色志愿服務品牌。
四、強化志愿服務管理。各地要成立聯合工作組,地(市)級確定具體負責工作人員,結合本地區實際分級分類制定志愿者服務計劃和服務事項清單,打造常態化志愿服務項目。保證服務頻次,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志愿服務。鼓勵應用信息化方式加強志愿服務信息記錄,按照相關要求記錄仲裁員志愿者參與項目、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活動時長等內容。加強紀律約束,厘清仲裁機構依法履行辦案職責與提供志愿服務的界限,嚴格執行回避等制度規定。
五、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加強工作統籌,將志愿服務活動與調解仲裁隊伍建設、行風建設有機結合。各地要共同制定細則,對志愿服務組織工作、志愿服務質效進行考核評價,作為培養選拔優秀人才的重要參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選樹表現突出的組織單位和志愿者,并作為其他評先選優的優先推薦對象。
六、加強協調聯動。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定市場主體穩就業決策部署,將志愿服務與助企紓困相結合。在提供志愿服務過程中,主動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和相關服務需求,積極協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就業、社會保險、技能培訓、人力資源服務等機構,加強與工會、工商聯、企聯、律協等部門溝通協調,整合職能優勢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打包式幫扶服務。探索將志愿服務活動納入中小企業服務月等工作事項,綜合發揮促進企業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的作用。
七、做好總結宣傳。各地要定期對志愿服務工作進行調度,開展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了解聯系企業對志愿服務的評價以及意見建議,及時調整完善,確?;顒尤〉脩行Ч?。要定期發布志愿服務情況,借助新媒體手段積極展示志愿服務活動成效,推廣活動中創造出的經驗做法,宣傳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發揮“放大示范”效應,營造良好氛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調解仲裁司將會同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加強督促指導,推動青年仲裁員志愿者聯系企業活動不斷取得新成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共青團中央辦公廳
2022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