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始終錨定根治欠薪目標不放松,以專項行動為抓手,突出問題導向,深化“五個聚焦”,狠抓工作落實,全力保障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
一、聚焦責任落實,高點高位推動。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親自接待來訪農民工。省委政法委書記、省紀委書記分別批示,分管省領導2次召開全省視頻會,省領導小組辦公室7次召開省級成員單位風險研判會、部分地區風險提示會、階段性調度會,印發做好“兩節”前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做好2023年春節和全國全省“兩會”前后根治欠薪工作文件,向隱患突出地區發出風險提示函,壓實責任,傳導壓力。關鍵時間節點,實行日報告、周調度和隨時報告制度,對工作基礎薄弱、欠薪線索量大的地區蹲點督導,著力補短板強弱項。
二、聚焦效果導向,深化治理質效。圍繞存量案件、隱患問題、政府投資國企項目欠薪、困難行業企業欠薪,集中開展專項清理,每日視頻調度推進情況,每日通報各市政府及省級成員單位,推動責任、措施、工作“三到位”。加大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移送力度,挑選一批人數多金額大處置難的線索,實施省級掛牌督辦,著力清存量、控增量。要求各地設立24小時舉報投訴電話,全省211個聯合接訪點和218部接訪電話,全部保持暢通,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帶班,高效處理群眾來訪。
三、聚焦監管執法,延長監管鏈條。分行業分領域開展全省建筑市場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重點水利項目專項檢查,將根治欠薪納入“3+N”包市幫扶、參建單位年度信用評價等,壓縮欠薪空間。突出重點行業企業摸排,做到欠薪項目清、欠薪金額清、涉及人數清、各方責任清。加強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應用,對7大類14項指標實時預警,快速核實,分類處置,將欠薪風險防患于未然。對小散遠等不符合納入條件的項目,加強線下監管,消除空白盲區。
四、聚焦制度落實,推進源頭治理。8部門聯合出臺山東省工程建設領域支付擔保實施辦法,創新制定全省勞動仲裁勞動監察維權首問負責規范。聘請第三方機構,對48個政府國企項目9項重點制度落實情況開展專項審計,推動制度剛性落實。委托第三方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績效評估,摸清和展示全省工作成效。組織全省保障工資支付法律法規有獎競答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10萬,答題人次超過526萬,有效拓展了普法宣傳的深度廣度。
五、聚焦難題紓解,推動協同共治。快速處置各渠道欠薪線索,省市兩級嚴格審核標準,采取市縣內部互查、省級抽查方式,提高辦理質效。對重大典型案件,建立專人負責、協同聯動、一案多查、追責問責、考評考核“五大機制”,運用領導包案、提級辦理、掛牌督辦等手段,依法妥善解決。強化司法聯動,開展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專項執行、支持農民工起訴、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百日攻堅等行動,完善重大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失信聯合懲戒、誠信等級評價“三位一體”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形成有效震懾。